以“智能航运技术与发展趋势”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航海科技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山东省科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10月17—19日,以“智能航运技术与发展趋势”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航海科技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山东省科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范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克日什托夫·恰普勒夫斯基,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主持开幕式。
为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际港口航运领域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各单位间协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实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航海学会等21家单位向全球港航界发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港航科技合作倡议》。
大会发布了世界智能航运十大案例: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制定MASS CODE的路线图、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进智能航运标准建设、挪威“Yara Birkeland”号自主航行集装箱海船、俄罗斯自主和遥控航行试验项目(ARNTP)项目、日本“MEGURI2040”项目、中国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中国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荷兰制定智能航运发展路线图、中国港口大力推进全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韩国“Prism Courage”号超大型LNG自主航行船。
大会学术委员会推选了最佳论文和优秀论文,并在自主船舶与航海保障、智能港口、智能航运与安全、智能航运与可持续发展等4个分会上开展学术交流。
大会期间,在青岛智能航运产业园举行了“智能航运技术创新社区”授牌活动。
中国航海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