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面发展人才战略工程


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工作委员会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 Exchange Center

   
​​​​​​​​​​​​​​​​​当前位置:
碳排放管理
来源: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 | 作者: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 | 发布时间: 2021-04-15 | 6186 次浏览 | 分享到:
组织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碳排放管理师/碳核查管理师)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此次培训面向全国招生,坚持自主报名,自愿参加的原则,届时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国内著名行业内专家教授授课,授课专家高端、权威,授课内容充实、新颖、前沿,将有效培育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努力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关于举办高级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培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国宣布力争于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

峰值,努力争取于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彰显了我国对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将加速我国能源革命,推动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当下要强化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间的联系,加强碳市场相关能力建设,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和行业减排。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和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

北京旭昌博晟教育咨询中心组织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碳排放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碳核查管理师)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此次培训面向全国招生,坚持自主报名,自愿参加的原则,届时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国内著名行业内专家教授授课,授课专家高端、权威,授课内容充实、新颖、前沿,将有效培育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努力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1、各认证评价机构、第三方审核机构、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授权评价机构的从业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2、从事低碳服务的综合业务、自营业务及服务业务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推行低碳消费的从业人员及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研究及市场营销的从业人员;

3、发电行业/自备电厂碳排放管理人员;石化、化工、建材、能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即将纳入碳排放管控行业相关单位能源管理人员;

4、产业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从业人员;

5、其他参与中国低碳发展,发掘低碳商机,碳排放管理及碳标签体系化建设的人士。

二、培训内容

(一)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管理

1气候变化的事实与理论基础

2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治理

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与“十四五”规划

4企业碳排放管理:术语与认知

(二) 国家重点行业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1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解读

2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补充数据表解读与填写规范

3监测计划制定规范及要点解读

4国家 MRV 技术平台碳排放相关问题及专家解析

(三)企业碳足迹、碳标签与碳核查

1企业碳足迹与碳排放自查办企业与产品碳标签

2企业碳核查及其基本工作流程、关键点

3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方法学

4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标准、流程及企业核查配合及应对

5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

6碳资产管理与碳交易

(四) 能源管理及节能降耗

  1能源管理政策法规

2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及标准

3节能量确定及测量

4重点共性关键节能技术

(五) 低碳技术成果应用及案例说明

1通用低碳技术概览及集成应用

2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多种途径

3低碳技术应用的评估和审查方法

4低碳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六) 碳标签评价与市场化推广

1企业碳标签与产品碳标签评价办法

2低碳消费的碳标签推进机制

3评价机构碳标签评价流程及要求

4碳标签评价人员工作管理办法

5碳标签评价的后市场建设及效果预期

三、考核要求及方式

1掌握碳排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

2掌握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及碳资产管理有关方法;

3掌握碳排放管理风险控制要点;

4掌握企业及产品适用的碳标签评价方法,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评审并做出专业判断,掌握评审报告的编写要求;

5通过线上或线下培训考试的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


导航列表